浙江地處富庶的江南之地。歷史上產自浙江的道地藥材很多,其中以“浙八味”Z為有名。
“浙八味”是指白術、白芍、浙貝母、杭白菊、延胡索、玄參、筧麥冬、溫郁金這八味中藥材,由于其質量好、應用范圍廣及療效佳而為歷代醫家所推崇?!罢惆宋丁痹谡憬脑苑N已有悠久的歷史,麥冬便是其中的代表。
麥冬性甘、微苦,微寒。歸胃、肺、心經。功效養陰生津,潤肺清心。常和百合、玄參、桔梗等配伍運用,可治療胃陰虛,肺陰虛,心陰虛等證。
干麥冬用藥歷史
麥冬的入藥歷史十分悠久,早在中國Z早的詞典——《爾雅》中就有記載。
在《神農本草經》將其列于上品,
“主心腹結氣,傷中傷飽,胃絡脈絕,羸瘦短氣?!?/span>
梁《名醫別錄》謂其“主虛勞客熱,口干燥渴,止嘔吐,愈痿蹶,強陰益精,消谷調中,保神,定肺氣,安五臟,令人肥健”
實際上,這時已明確了麥冬作為養陰補益藥的多種功效。
與歷史沿革清晰明確的麥冬功效相比,麥冬的品種要復雜的多。
現在《中國藥典》收載有麥冬和山麥冬兩種。
一種是來源于百合科沿階草屬植物麥冬(Ophiopogon japonicus (L.f) Ker-GawL)的干燥塊根——麥冬。
另一種是來源于百合科植物湖北麥冬(Liriope spicata(Thunb.)Lour.var.prolifera Y.T.Ma)或短葶山麥冬(Liriope muscari(Decne.)Baily)的干燥塊根——山麥冬
▲短葶山麥冬
這里的中藥材山麥冬是近代才開始有栽培和運用的。從1995年版《中國藥典》開始正式收載運用。
其實,古代運用的麥冬也不止一種。在唐·陳藏器《本草拾遺》中,談到
“出江寧者小潤,出新安(今浙江地區)者大白。其苗大者如鹿蔥,小者如韭葉,大小有三四種,功效相似,其子圓碧?!?/span>
從這看出,唐代運用的麥冬就有三四種了,謝宗萬老師談到,其中包括麥冬屬和山麥冬屬的植物,可能有運用闊葉山麥冬和禾葉山麥冬等?,F不做中藥麥冬使用。
根據產地不同干麥冬又被分為川麥冬和杭麥冬(也叫做浙麥冬)。